投資價值可升可跌,並不受保證。投資者未必可取回全部投資金額。本文所述觀點不應視作建議、意見或預測。過往業績表現資料並非未來業績表現的指標。我們無法提供財務建議。如果您不確定投資是否合適,請諮詢您的財務顧問。
15 分鐘閱讀 16 12月 24
2024 年世界大事頻生,同年進行國家大選的數量創下歷史新高,貨幣政策前景持續備受關注,亦出現了數次極端市場動盪。然而,複雜的大環境,並未拖慢股票市場的步伐:標普500指數上漲超過 25%,接近歷史高位。黃金價格同樣飆升,反映不穩定性加劇,而政府債券的回報則乏善可陳。
展望 2025 年,哪些趨勢可能會影響金融市場?投資者在未來幾個月應該在哪裡尋找潛在機遇?
投資價值可升可跌,並不受保證。投資者未必可取回全部投資金額。本文所述觀點不應視作建議、意見或預測。過往業績表現資料並非未來業績表現的指標。我們無法提供財務建議。如果您不確定投資是否合適,請諮詢您的財務顧問。
David Knee
固定收益副首席投資總監
過去幾年,通貨膨脹和利率一直是投資者眼中的關鍵問題。 這使各國央行,尤其是美國聯儲局成為焦點。 進入2025年,主要央行正在扭轉近期激進的升息步伐。 投資者等待利率政策轉向的時間比他們想像的要長,例如美聯儲在2024年9月於終下調利率之前,維持利率不變長達18個月。
對固定收益副首席投資總監David Knee來說,聯儲局「較高利率延續更久」的立場,挑戰了過往各界對經濟理論的共識。他發現,儘管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利率上調 5%,但發達經濟體仍然展現出非凡的韌性。如此操作並未引發經濟衰退,反而導致投資者普遍認為央行已成功實現經濟「軟著陸」:也就是在不造成經濟大幅放緩的情況下,降低通貨膨脹。
展望未來,儘管全球先後進入降息週期,進一步降息的規模和步伐仍存在著變數。各國央行正小心謹慎地「從高位回調」,尤其是在經濟維持強韌抗跌的美國。未來,隨著經濟狀況的變化,各地區的利率可能會以不同的速度向下調整。
日本央行是這波下降趨勢的顯著例外,隨著日本繼續擺脫長達數十年的通縮困境,日本央行似乎將在明年加息。
利率正常化對全球債券投資者意味著什麼?David Knee認為,無論短期債券還是和期限較長的債券,其絕對收益仍然具有吸引力,畢竟這類資產為任何潛在的通脹增長提供了一定的保護。
如果宏觀經濟狀況惡化,股市下跌,期限較長的債券可能有機會平衡股票風險敞口。
企業債券方面則呈現了細微差別。 信貸息差(即投資者期望風險補償金額高於政府債券等無風險資產的回報)偏低,投資者無論是在投資等級還是風險更高的高收益債券方面,並沒有因為承擔了更長期企業風險而獲得相應補償。另一方面,絕對收益率看起來已相當接近接近長期平均值。
對此 David 評估,債券投資者在 2025 年需保持審慎應對,其投資組合應採取防禦性定位可望受益。
Fabiana Fedeli
股票、多元資產及可持續投資首席投資總監
如果對央行政策的猜測將在 2025 年間逐漸退場,那麼特朗普可能是金融市場一個新的主要潛在變數。自從2024年11月特朗普正式當選,他的「美國優先」政策(如關稅和移民限制等)與潛在影響,已成為市場評論和頭條新聞的焦點。
隨著我們進入2025 年,股票、多元資產及可持續投資首席投資總監Fabiana Fedeli 表示,「特朗普交易」(投資可能受惠於特朗普政策的個別股票) 將可能繼續成為眾多投資者的關注重點。在她看來,監管鬆綁、降低稅收的預期,或有利於美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儘管後者不利於長期財政狀況。部分投資者的主要顧慮是,特朗普的政策有可能進一步加速美國持續擴大的財政赤字。
較高的進口關稅導致進口貨品更加昂貴,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通貨膨脹。特朗普政策所造成的任何通脹影響,都可能改變美聯儲後續決策的軌跡。但這些影響需要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到目前為止,美聯儲一直依賴歷史數據來制定利率決策。
對於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宮的後續發展,各界仍然議論紛紛,實際上究竟有多少政見會付諸實行,以及實現的程度,都有待時間驗證。
穩健的經濟增長和特朗普的政策預期有機會使美國股市在2025年延續升勢,但並非所有股票都能同樣表現出色。 Fabiana預計,到目前為止仍處於陰影中的領域將進一步擴大整個市場的回報。 她還認為,在歐洲和亞洲等其他市場,同樣存在獨具吸引力的由下而上選股機會。
就歐洲而言,她指出化學品與原材料等經濟敏感度偏高領域,存在機遇;銀行業亦為值得關注的潛在領域。美國提高關稅的風險,以及中國國內經濟的隱憂,令投資者審慎看待中國股市,同時也為由下而上的投資者創造了不容忽視的選股機會。
Fabiana認為,2025年投資者的關鍵應該是找到市場中能夠提供最佳表現的領域,而不是試圖預測整體指數回報;採取基於選股的策略,而不是由上而下的國家或行業板塊風險敞口驅動的策略。
Emmanuel Deblanc
私募市場首席投資總監
近年來,投資者對私募市場或另類投資的興趣日益增長,私募市場首席投資總監Emmanuel Deblanc 認為這股趨勢有望在 2025 年持續。機構投資者逐漸從公開市場轉向私募資產,同時投資工具亦不斷推陳出新,使非機構投資者也得以接觸此類資產,促使私募市場投資向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敞開大門。
Emmanuel認為首次公開招股(IPO)市場的開放有利於私募股票投資,對這持樂觀態度,投資者得以藉此退出原有投資。
由於實際收益率(經通脹調整後)處於歷史高位,Emmanuel對私募信貸的前景也持積極態度。該資產類別在不同的市場週期中一致展現抗跌韌性,並預期這一趨勢將會持續。至於房地產行業,儘管面臨若干阻力,但依舊處於復甦模式,並在2025年為投資者提供機會。
特朗普重回白宮,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的顛覆性後果,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變數來源。由於各國央行正在逐步降息,加上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擔憂揮之不去,我們認為此刻不宜掉以輕心。隨著局勢日益難以預測,我們相信,積極主動及審慎選擇的投資方法,有助投資者在未來一年裡發掘在各種資產類別中富有潛力的長期投資機遇。
此網站僅供香港居民使用及參考。非香港居民在瀏覽本網頁所載資料前,有責任依循其所屬司法範圍的所有適用法例及規定。
本網站屬於一般性質且僅作參考用途。本網站並不招攬、發售或推薦任何證券、投資管理或諮詢服務。本網站並不構成投資、稅務或法律意見。投資者應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尋求獨立意見。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表現資料並非未來業績表現的指標。投資價值可升可跌,並不受保證。投資者未必可取回全部投資金額。以非美元 /港元貨幣計值的投資回報, 將令以美元 /港元為主的投資者受匯率浮動的影響。基金表現數據將於股份類別成立滿六個月後顯示。如無顯示過往表現,即表示該年度並無足夠數據可用作提供過往表現之用。所有一年以上期間均為年率化數據。本文所述的基金是 英卓(盧森堡)投資基金1 的子基金。英卓(盧森堡)投資基金1已委任M&G Investments (Hong Kong) Limited作為香港代表。 投資者在投資前應細閱銷售文件,並了解基金詳情包括風險因素。
本網站由M&G Investments (Hong Kong) Limited發行,並未經證監會審閱。